首页 >> 三叶青藤

柴的变迁折射中国农村妇女生活巨变珠子参

时间:2022/09/15 13:10:07 编辑:

"柴"的变迁折射中国农村妇女生活巨变

新华社太原3月8日电(记者王学涛马志异)中国老百姓过日子,开门七件事:柴、米、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茶,“柴”字居首,而生火做饭更是妇女的家务之首。今天,中国农村正在兴起的“燃料革命”使越来越多妇女不再“只围着锅台转”,有了自己更为精彩的生活。

围着老公、孩子、锅台转了多半辈子的“三转”女人郑爱兰终于“解放”了。现在,她告别了呛、脏、熏的做饭环境,20多分钟就能轻轻松松、干干净净地做一顿美餐,有了更多的时间,她还过上了打太极、学剪纸、拉二胡的“淑女”生活。

这一切得益于五年前的天然气入户。“吧嗒”一打火,火苗就窜了出来,一个灶炒菜,一个灶煮饭,省时省力、干净实惠。

今年54岁的郑爱兰是山西清徐县东南坊村的一名普通村民,她见证了老百姓日常做饭、取暖用的“柴”从秸秆根、煤泥、煤球、煤气到天然气的变迁。提起往事,郑爱兰感慨万千。

“小时候秋收过后,我们兄妹7人都要到地里刨玉米根,晒干后以备冬用。一家人一起睡在一个大火炕上,清晨母亲在炕头烧柴禾做饭,经常在睡梦中被烟灰味儿呛醒。”郑爱兰说。

结婚后,郑爱兰在丈夫家用上了“煤泥”,做饭也成了一项技术活。不仅要把煤、烧土像和面一样按一定比例和好,做完饭后“封火”还要掌握度,封得太实,就灭了,封得不严,煤就燃烧了上来。她说,由于味道呛人,不管冬天再冷,都要在睡觉前开门窗散气。

“做饭前,要先用铁棍捅一捅,把煤炉中空气打通,等火焰上来了,才能做饭。”郑爱兰回忆说,那时做饭耗时费力,常把一家人饿得饥肠辘辘。

而今,清洁、便利的烹饪条件,解放了这个劳作半生的女人。郑爱兰的经历是中国农村妇女生活变迁的一个缩影。仅她所在的清徐县163个行政村中,现在已有65个新农村实现气化。

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,居民生活用能在质量上发生了巨变:从传统的柴火和煤炭为主体的能源,逐步转变到煤炭、沼气、电力、液化石油气、天然气、煤层气等多种能源并存,优质能源的比重在一步步上升。

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,目前山西已有4400个村镇安装管道,具备通气条件,其中2700个农村的78万户农家实现气化。预计到2020年,全省约一万个行政村实现燃料方式的改变,将有近1100万人口受益。

根据2011年10月发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,山西地区女性平均家务劳动时间比2000年减少了89.1分钟。

38岁的刘静惠原来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主妇:做饭、干家务、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。得益于“柴”的变迁,她在家里买了一台跑步机,还会约上朋友一起到外面唱歌、跳舞、锻炼身体。

“从厨房解放了出来了之后,时间就充裕了。”刘静惠说,以前用煤气做饭时,锅上、手上都沾满了黑,墙也被熏黑了,油乎乎的,每次做完饭后还要打扫卫生,忙完了天都黑了,“现在用上了天然气,干净、实惠、效率高,自由多啦。”

晨曦晚霞中,家家户户起火做饭,炊烟袅袅,曾是中国农家生活的写照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了“厨房”的束缚,她们的生活也悄然发生着改变。

责任编辑:雍敏

高压冷热水清洗机

壁布厂家

东光阀门

云南方管厂家

齿轮减速箱

相关资讯